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 吴松刚、施巧琴与工业微生物
编者按
作为一所历史悠久、声誉斐然的百年省属高等学府,福建师范大学始终致力于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培育人才,将前沿理论与丰富实践紧密结合,打造理论联系实践的产教融合育人平台。官微“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系列报道,继续为您讲述我校师生深化产教融合,开展科学研究的动人故事。
人物介绍
吴松刚,1937年8月出生,福州人,中共党员,我国著名的工业微生物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福建师范大学微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第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五、六、七届理事会理事,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工业分会前副理事长、高级顾问,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21年2月1日,吴松刚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福州逝世,享年85岁。
施巧琴,1937年1月出生,浙江金华人,中共党员,我国著名的工业微生物专家,教授,曾任微生物生化福建省重点实验室主任,福建省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获得“福建省优秀中青年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奖”标兵、福州市劳动模范、福建省“巾帼建功奖科技杯”个人先进、福建省“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两位教授伉俪情深,致力科研学术、倾心教育事业。从吕梁大地到闽水江畔,用行动彰显家国情怀;从教学课堂到科研实验,他们尚师尚道,承为学之心。
灰黄霉素生产新突破,
创造“国际领先”
吴松刚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在这里,吴松刚确立了为之奋斗一生、奉献一生的科研理想。大学毕业后,吴松刚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华北生物研究所工作。
上世纪60年代,由于中苏关系破裂,在医药工业领域有着不可替代重要作用的灰黄霉素,在生产上遭遇困境。灰黄霉素是一种抗真菌药物,可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癣病。长期以来,我国生产灰黄霉素的主要原料依靠进口,成本较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上世纪70年代,中科院立项开展灰黄霉素研究。1972年,中科院遗传研究所分所接到任务——承担灰黄霉素高产菌种选育这一重大项目。“我上!”当时刚工作几年的吴松刚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任务,带领课题组接下了这块“硬骨头”。面对国内灰黄霉素生产成本过高、无法量化的技术难点,他决心抛弃原来用乳糖做原料的老工艺,大胆在技术路线上另辟蹊径:从我国土壤中分离筛选产灰黄霉素的野生型菌株,并进行超进化定向耐前体选育。
临危受命的吴松刚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个课题耗费了他整整10年的光阴。
采集能生产灰黄霉素的野生菌株,是整个攻关这程中最基础,也是最艰苦的环节。为了采集土壤样品,分离菌株,在近一年的时间里,从白雪皑皑的东北,到骄阳似火的海南,吴松刚跑遍了全国由北到南的13个省份,起早贪黑,钻深山老林,下田边沟坎,总共收集土样3000多份,终于在福建厦门莲坂的油菜地土样中,分离出了产生灰黄霉素的野生型菌株。
从野外归来,吴松刚马不停蹄地一头扎进了实验室。经过十六代连续诱变选育,他终于从几万株中获得了高产菌株,配合在生产工艺方面的大胆创新,我国灰黄霉素生产技术、工艺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还大量出口。
1981年,全国首届“抗生素菌种选育交流会”召开,吴松刚带着由他主持完成的“灰黄霉素耐前体高产变株D-756的选育及应用”项目参会了会议。会议一致认为,该项目发酵效价达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唯一达到该水平的抗生素品种,使我国灰黄霉素的生产水平一跃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同时,他还继续带领团队不断结合生产实际进行研发改进。科研成果为金河生物科技公司等转化运用后,该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金霉素生产厂家,累计创造产值达63亿元。时至今日,这一技术仍然为我国灰黄霉素生产厂家使用,累计创造产值达22.5亿元,更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灰黄霉素唯一出口国。
全国首届抗生素菌种选育交流会(1981年)
在师范大学办工科,
成就“全国首创”
1984年,吴松刚回到了阔别近30年的家乡福州,任福建师范大学生物学系主任。在这里,他与自己的夫人施巧琴教授一起,开创了我省乃至我国工业微生物产学研领域的一段传奇。
“金霉素产生菌F-303选育及发酵特性的研究”“发酵法生产真菌降脂素”“提高灰黄霉素产生菌耐前特性的研究”……吴松刚、施巧琴夫妇科研事业捷报频频。这些成果中,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三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一项,连续囊括了包括联合国“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中国发明协会发明金奖在内的诸多奖项。
1990年,凝聚着吴松刚、施巧琴二位教授从事工业微生物育种研究几十年来心血的我国第一部该领域专著《工业微生物育种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一经问世,便轰动全国,赢得社会各界,特别是相关学科教育、生产单位的高度重视与如潮好评,很快成为各大高校生物工程专业的指定必修教材和有关企业的技术业务指导。从1990年初版面世起,到2013年已是第四版,不断结合、融入学科的前沿最新进展,至今仍是该领域权威教材与指南,堪称工业微生物育种学科的“长青树”。
长期在工业微生物应用研究一线奋战的吴松刚很早就确立了“研为用”“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的科研思路与主攻方向。但在当时的科研主流思想中,这样的科研发展思路却招来了不少质疑的声音:“师范院校搞什么工业微生物”“是不是偏离了方向”……
这场涉及教学与科研、科研与产业化关系的争论,甚至一度惊动了当时福建省教育主管部门。时任福建省人大教科文卫委主任的汪志馨同志曾专程到福建师范大学调研了解情况。在充分听取了各方面意见后,汪志馨一锤定音:“先这样干下去再说。”
1985年,吴松刚、施巧琴在福建师大生物系创建了一个全新的学科:工业微生物。从此,“师范大学办工科”,福建师范大学在全国师范类院校里成就了一个“全国第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经过30年的发展,被列为福建省首期“211工程”重点学科的工业微生物学科,先后完成国家级、省级重大科研攻关项目数十个,确立了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为福建乃至全国工业微生物业界培养、输送了一大批生物工程方向的科研和技术人才。开启了全力促进福建工业微生物学科发展的事业,培育出的学子们遍布全国工业微生物各生产厂家。
产学研一体,
证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翻开2019年我校报送给省教育厅有关吴松刚教授的“改革开放40年高校科技创新成就推荐表”,薄薄4页纸满满当当列出一个又一个产学研项目转化成果,沉甸甸承载了吴松刚为工业微生物奋斗的数十载流转光阴。
回望过往投身科学研究的一甲子岁月,吴松刚真挚地说:“论文不能只写在纸上,要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科研为产业服务,是他长期坚持和倡导的科研方向。他非常注重构建科学、完善的产学研关系。“对于投身的项目,吴老师的乐趣不在于产值金额的多少,而在于科研成果转化的成就感。”吴松刚的助手黄钦耿博士深有感触地说道。
以“发酵工程”为优势学科平台,吴松刚、施巧琴两位教授申报组建了由国家发改委授牌的工业微生物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由国家教育部授牌的工业微生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以及福建省现代发酵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并由吴松刚担任首席科学家。
2013年,在二人的推动下,福建师范大学牵头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组建了海西绿色生物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为福建全省首批授牌的15家省级协同创新中心之一,集聚了一批来自清华、北大、上海交大以及美国加州大学、康奈尔大学等国内外名校的青年科学家。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近些年,中心突破和储备了一大批创新性、先进性得到业界认可的技术,与中科院微生物所、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江苏大学一起跻身国家级工业生物(微生物)产学研平台前5强。
福建师范大学微生物工程研究所攻关学术团队(1991年)
两位教授都十分注重产学研相结合,在专心科研的同时,积极推动成果转化,服务社会。
吴松刚主持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研制碱性脂肪酶。项目在深圳绿微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实现产业化后,累计创造产值达10.8亿元,该公司也成为我国唯一生产碱性脂肪酶厂家,产品出口26个国家。福建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麦丹集团也是在他的帮助下展翅高飞的。
施巧琴教授的重金属在食用菌的富集及其对其生长代谢的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国内首创发酵法生产酸豆奶,使L-苯丙氨酸生产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使高产虫草素的蛹虫草选育成功并实现产业化,在国内首创发酵法生产酸豆奶等,为我国发酵产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此外,她的多项研究成果也先后在闽清双安、长汀万龙生化、上海星火等制药有限公司,深圳绿微康、厦门元尊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福建省麦丹生物集团有限公司等实现了产业化。
吴松刚坚守在生产一线,紧扣百姓生产生活需要专注科研。他聚焦当地脱贫攻坚,在宁德与福建仙洋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了全国首个茶微生物生化工程研究院,通过工业微生物发酵技术提高茶渣的利用率和附加值, 带动群众致富奔小康;他关注民生健康领域,与厦门元尊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研发的“高虫草素蛹虫草菌株的选育及其系列产品”,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与福建中医药大学全国名中医杜建教授工作站展开合作,将其列入该校国医堂推荐产品。
他们用行动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璀璨的双子星”,
诠释“科学家精神”
身为科学家,吴松刚、施巧琴教授秉持着敢于拼搏的科研态度为了科研事业舍小家,顾大家。他们几乎把所有时间花在了实验室,他们的儿女都是在爷爷奶奶家或实验室中度过童年时代,他们自己吃饭也常在实验室附近的小吃店应付了事。
同时,他们也永葆淡泊名利的科学家精神。在功名利禄面前,他们始终是矢志造福社会、服务人民、淡泊名利的科研工作者。改革开放之初,还在山西工作的吴松刚就已走上研究所领导岗位,到了福建师范大学也长期担任着系主任、院长等领导职务,但他最终还是把工作重心放到科研上。作为拥有多项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专利项目的国家级专家,他们其实有很多的机会取得客观的财富,却把转让技术获得的转让费一分不少地全部用于购置实验器材、改善科研条件。
作为教育者,数十年来,吴松刚与夫人施巧琴已是桃李遍天下,被学生评价为“璀璨的双子星”。他们严慈并济,用自己的精神品质感召着身边的人,用自己的行动鼓励、支持和关怀下一代。工业微生物科研实验中有一个“上罐”的环节,根据程序要求必须连续进行,24小时值班。学生们回忆,那么多年来,吴教授每个项目都会在第一线和大家一起熬夜轮守,从来没有缺席过。后来,尽管年事已高,吴松刚仍然活跃在工业微生物产学研一线,和学生、青年科学家们一起,下田野、走企业、做实验。施巧琴教授即使在退休后还积极推荐毕业生就业,在离世前8年中,由于疾病,她前后进行了五次大小手术,在同病魔作斗争期间,仍然坚持在科研、技术第一线,孜孜不倦地工作,为企业进行技术指导,感动了团队里的年轻人。
吴松刚、施巧琴教授与微生物生化硕士毕业生的合影(1999年)
“登高必自”语出《中庸》:“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对于这四个字,吴松刚教授有深刻的体验和感悟,他认为,干事创业既要有登高的目标,又要从实处开始,既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他也将这种精神以自己的行动传递给学生和年轻一代的科研工作者,激励着无数青年常怀理想、不断前进。
当年的福建师范学院生物系已经发展为生命科学学院,学院的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升,教学科研硬件设施达到国内同类高校的先进水平,现拥有工业微生物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和省级研究中心及实验室。当我们走进如今的“工业微生物工程中心“,还能深深感觉到吴松刚、施巧琴两位教授从教从研60周年“退而不休,休而不止”攀登科技前沿和奋斗科研一线的奉献、创新和担当的科学精神,以及他们教书育人、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的育人情怀。
黄建忠教授是吴松刚教授的弟子,也是“工业微生物工程中心“的现任负责人。他继承了吴老的遗志—— 在“师范大学办工科,还要办出些名气来”。近几年,工程中心在高附加值生物制品,天然产物,脂肪酶,微藻 等项目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引进了许多优秀的年轻人,不仅在传统的“天然产物(抗生素),酶工程”领域中推陈出新,也在目前炙手可热的“合成生物学”赛道上表现突出。
黄建忠说,他会继续带领着这个“年轻”的工业微生物团队在科学的道路上探索,在“产学研”结合的实践中奔跑,脚踏实地地继续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这一誓言。
-推荐阅读-
我校陈镜明院士、柳竞先教授伉俪捐资500万元设立“竞明地理科学教育基金”
- fjnu1907 -
校党委宣传部官方微信工作室出品
来源: 整理自网络相关报道
生命科学学院
图片:《吴松刚 施巧琴教授画册——从研执教五十周年专辑》
编辑: 李奕婷
转载需私信后台 并注明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官方微信」
欢迎投稿至邮箱:fjnu1907@126.com